学院实力

省重点学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学院实力>省重点学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省重点学科简介

重点学科负责人----叶绿教授


师资队伍

以与国家和浙江省的需求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学科带头人与学科梯队建设、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并重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已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源的优势,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与研究能力的学科梯队。现有专任教师34人,实验人员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导师9人;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具有海外留学和访问学者经历的教师1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硕士学位教师9人,学科拥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

科学研究与地方服务

通过建设,提高了科研水平与层次,获得一些较重要学术价值、较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成果。形成了智能信息处理、音视频信息处理、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三个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智能信息处理方向,通过对数据库、网络、多媒体等多个学科交叉方向进行建设,在多媒体信息的分析、虚拟现实、面向公益性和社会性项目开发游戏化社交和移动软件等相关软件和平台进行研发工作。音视频信息处理方向重点开展“感知特征提取、表达与整合”、“感知数据的机器学习与理解”和“多模态信息协同计算”等核心工作。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重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移动网络下的物联网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等网络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在传感器网络的信息处理、无线通信网络安全、物联网安全等工作方面有所突破。

建设期间,学科新立项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97篇。学科有多位教授兼任浙江省科技咨询专家,为省科技厅、省经信委提供规划与决策咨询。参加浙江省软件行业协会、浙江计算机学会等各类协会组织,为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与企业积极开展合作研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学科在十二五期间承担与企业委托项目50多项,经费达3000余万元,包括智能对象适配中间件研发及在危化品储运管控平台中的集成应用、足迹采集与识别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基于云计算的精细化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等企业重大课题。与浙江省教育厅合作研发的普通话测试系统,采用“机助人测”模式,有效提升了普通话测试的效率和效果。系统已经通过国家语委的鉴定,服务考生超过10万余人。

人才培养

学科教师通过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全面带动队伍建设与条件建设,也促进了人才培养。2015年开始在机械工程学科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6年获得独立招生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在人才培养上积极创新探索,建设期内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6本,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浙江省精品课程3门、浙江省高校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恒生电子”实践教育中心(与恒生电子集团合作)1个、省级校企合作基地1个。学生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互联网+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等国内外学科性竞赛中连创佳绩。

学科平台

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建设为推进“数字浙江”建设的任务,紧密结合国家和浙江省的需求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以信息化带动与提升浙江工业现代化为核心,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资源开发打造学科特色和亮点,完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十二五”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开展了“十三五”软件工程一流学科的建设。“十三五”期间,软件工程学科将聚焦于四大研究方向:①软件服务工程与领域建模、②软件安全工程、③计算虚拟化、④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其中软件服务工程与领域建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计算虚拟化三个方向构成了当前智能化背景下,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中从业务建模到数据分析,再到系统支持的技术主线;而软件安全工程方向则为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所以本学科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是构建一个以软件服务工程与领域建模、大数据分析与计算虚拟化为主线,以软件安全工程为保障的较为全面的学科方向体系。

硕士点

“先进制造与信息化”二级学科作为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多学科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从建设初期的0名增至末期的6名。该学科以培养先进制造与信息化高尖端人才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主要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手段,重点开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计算机智能检测技术和智能感知处理与计算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