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活动经历开始发动、后来高潮、然后回落这样一条抛物线;还有一条抛物线是群众的心理,从希望、振奋到失望,过了这个活动,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作风建设的“周期律”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25日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讲话中指出,要防止一些同志产生对照检查就是“闯关”的思想,不能以为过了这一关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决不能虎头蛇尾,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一定要认清“四风”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顽固性、反复性,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对此,中央是下了决心的,希望大家也下定决定、毫不动摇。 以作风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4月有余,取得有目共睹的实效,但“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等于白抓”。历史上作风建设也出现过活动开始发动、后来高潮、然后回落,群众心理从希望、振奋到失望的现象。作风建设如何实事求是、入情入理、取得实效?如何锲而不舍、坚定持久、常态不息?如何面对和破解作风建设“周期律”难题,彻底消除“四风”顽疾? 作风建设“两条抛物线”现象剖析 “两条抛物线”现象产生的三个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次集中教育活动是有效的,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一些问题,证明我们党有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能力。但在一些地方,似乎效果不能持久,久而久之,一些干部患了“活动疲劳症”,一些群众因此失去信心。我用“两条抛物线”来形容这种现象:活动经历开始发动、后来高潮、然后回落这样一条抛物线;还有一条抛物线是群众的心理,从希望、振奋到失望,过了这个活动,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为什么会出现抛物线现象?一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找到生长点?如我们既要讲党性原则又要讲市场规则,二者如何协调?我们的提法是,经济领域遵循市场规则,党内生活按照党性原则办事。这不错,可是经济与政治是相互影响的,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难免侵入党内,引发不正之风。再如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问题更加复杂,不讲整体利益,违背了党性要求;而不讲局部利益,党员干部的工作就会失去立足点,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如何处理?还有,奉献精神是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当然要坚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讲奉献是不行的,因为党员干部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自己通过市场去解决而不能由组织“包下来”。就是说,既要提倡风险精神又要有补偿机制,不能总让“老实人吃亏”。这些问题不会随着一次集中教育活动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会在党员干部思想上造成困惑。 二是形势任务在不断发展变化,改革永远处在“进行时”,一些不正之风会打着改革旗号出现,往往产生:“出台改革措施——不正之风结伴而生——发现问题进行治理”的现象。改革在前、整顿歪风滞后的“时间差”给不正之风提供可乘之机。所以旧的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会重新出现,这就决定了党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三是不正之风是有顽固性的,这种顽固性与党的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有关,而这些问题大都是体制机制问题,如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制约,民主不健全导致干部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等等。以往集中教育活动触及到这些问题,可是未能较好地解决,只要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导致不正之风的土壤就没有铲除,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不能长期规范和约束干部行动,致使教育活动形成一阵风。活动结束,旧病复发,甚至变本加厉。四是从根本上讲,党风是党的世界观在党组织和党员行动中的体现,在教育活动中,一些干部思想深处的问题,即总开关——世界观问题(突出表现在理想信念、宗旨等方面)没有解决,活动期间只是迫于形势有所收敛,活动结束后就出现反弹。 (作者:姚恒 转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