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发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处发文件 > 正文

教务处〔200810

───────────────────────────────

浙江科技学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的若干意见

认真贯彻教育部高教司〔20071号、2文件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教计(200777号)精神,结合本科教学评估整改工作和质量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明确实践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和举措,强化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业创新能力、交流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特制定本意见,请各部门组织落实

一、进一步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各教学单位要加强对相关行业人才能力需求的调研工作,明确各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系统规划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能力进行系统化培养,完善生产实践、课程实践、技术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实践、毕业设计实践等环节的教学要求、内容和安排,将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完善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指导、考核,将学生各种能力培养落实到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中。

(一)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环节由认识实习、金工实习和电工电子实习等实践教学单元组成。

1、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主要以开展专业学习辅导、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专业、行业、企业的感性认识为目标。各专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完善认识实习大纲;选择行业中知名企业、示范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认识实习基地;聘请企业人员作为认识实习兼职指导教师;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期,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认识实习报告(对专业、行业的认识,设计、生产、管理流程的认识,实习工作体会等),作为实习考核依据。

2、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

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以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目标。目前应加强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教学大纲,根据不同专业实习要求,设置基础、强化、拓展三个层次的实习模块,各安排一周实习时间。各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实习模块,分层次开展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教学工作。各层次的实习模块应确定若干实习单元,便于实习的教学安排。

拓展层次的实习模块应以设计性实习项目为主,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项目,自由组队,独立制定实习方案,通过指导教师的审核后,完成实习内容并撰写实习报告,强化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参加专业技能考核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获得国家认可的专业技能证书,经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后,可免修金工实习或电工电子实习。

(二)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由课程设计、课程课外设计与实践、课内实验、模块(专业)综合设计与实验等教学单元组成。

1、课程设计

各专业要根据相关行业对人才的实践工作能力要求,在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中,科学系统地安排独立的课程设计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化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培养,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设计要不断完善教学大纲,明确学生在理论计算、制图、运用标准和规范、查阅设计手册与资料以及应用计算机等方面的任务和要求,选题可采用规范选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加强课程设计的过程指导和管理,完善课程设计的考核。

2、课程课外设计与实践

课程课外设计与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载体。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一般应安排课外设计与实践教学环节,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中,推进项目教学、研讨式教学、现场教学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大纲应明确与课程知识应用相关的课外设计与实践大类选题或主题,具体题目可由学生自主提出,经任课教师审核确定。学生自由组成项目小组,分工协作,在课外共同完成课题任务。教师可在课内安排时间,由各项目小组介绍选题内容、工作思路,学生间开展研讨,教师进行指导;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可安排时间进行项目答辩和考核,考核成绩可计入课程总评成绩。

3、课内实验

有课内实验的课程一般应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确保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达到85%以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定办法参见《浙江科技学院教务处、设备处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若干意见》(试行稿),由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要逐步完善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工作量计算办法,完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和管理办法,建立理论课程教师指导实验的工作机制,加强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4、模块(专业)综合设计与实验

根据专业工作能力要求,在高年级学生选择开设独立的模块(专业)综合设计与实验教学环节,将若干门课程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培养。不断将教师各种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综合性设计与实验课程,鼓励教师编写模块(专业)综合设计与实验教材和指导书。

(三)技术实践

技术实践(工程/技术实习或管理实习)一般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为9-12周。学生以准工程师的身份进入工厂企业、科研单位等第一线参加技术和管理工作等,把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技术实习工作的教学安排、管理、指导和考核,大力加强各专业与行业协会(商会)、地方政府、企业集团的联系,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模式的创新。

(四)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主要以了解、认识、服务社会为主题,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社会实践安排在寒假或短学期进行,学生组成实践小分队,下农村、下社区、下企业,完成社会实践工作并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各教学单位和职能处室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教学大纲,加强社会实践工作的安排和指导,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规范社会实践的考核和学分认定工作。

(五)科研实践

科研实践包括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生科技立项、参与教师科研、开放实验等内容,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业创新能力。各二级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结合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活动以及学院自身特点,每年组织校内学科竞赛,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活动,从而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影响面和收益面。学科竞赛选题要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加强学生科技活动工作的指导,完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开放实验管理、科研实践考核和创新学分认定工作。

(六)毕业设计实践

毕业设计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知识创新应用能力。各二级教学单位要严格按照浙《浙江科技学院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规定》(科院政〔2007115号)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同时还要将毕业设计(论文)纳入教务管理系统中,加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监控,严格控制毕业设计(论文)重复次数,设计类题目不能重复三次,论文类题目不能重复。同时要严格控制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要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强化过程管理。

二、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保障实践教学的开展

1、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开放工作,建立实验室建设与开放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估制度。

2、开展专业教室建设工作,推进实验室和教室功能一体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加大工程实践中心的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保障金工、电工电子实习任务的顺利开展。一方面加大工程实践中心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要深化实习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开展实习工作的新途径,。

4、结合校企合作工作建设,积极推进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5、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完善大学生创新基地组织、运行和考核机制。

6、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全天候平台,逐步实现由传统的过程管理向网络化过程管理的过渡,解决实践环节中存在的指导、过程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保障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完善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建设

1、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和教材、实践指导书、实验和实习报告等。实践教学计划中要明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制定完备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大纲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要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内容、形式、手段、学时、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教学规范和质量标准,定期进行考核评价。

2、建立实践教学师资管理机制,从教学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建立理论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工作和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教师深入企业和生产实际的具体政策,从制度上确定教师的岗前培训、参加学生的实验实习工作以及工程实践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3、学校鼓励各学院通过各种渠道,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建设实习基地及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

4建立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性运行的管理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结合“一卡通”工程,将实验室日常经费的划拨与开放程度挂钩,调动各实验室开放的积极性,实现时间、空间和项目的全方位开放。

5、制定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专利申报和管理办法,鼓励学生将实践教学所取得的成果申请专利,推进专利成果的转化工作。

6、加强学生科技社团建设和工作指导,促进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

四、其他

本文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浙江科技学院教务处

二○○八年五月四日

Baidu
map